头条巴新材看好,非洲材两极分化,大酸

时隔三年,我们又迎来了红木市场的“暖冬”。

红木原材料方面:目前缅花、刺猬紫檀、乌木等出库量较多

进口大原木市场方面:开始大批量走货,木材市场显得较为热闹,成交量开始暴涨。

其中非洲材种的出库量有所上升,如小巴花、红花梨、奥坎等都是市场上热门的材种。

国内红木原材料普遍疯涨50%以上

年还未过完,红木原料的价格却已经接近翻倍。大红酸枝两个月涨价40%,全年涨价近%;缅甸花梨10天涨价25%,全年涨幅高达70%;巴里黄檀涨幅达50%;非洲花梨原材料涨幅全年涨价近%……与此同时,国内原木价格上涨,产品价格涨幅3%—10%。

非洲花梨年初原材料每吨约元,现在元左右,涨幅接近%。花枝(巴里黄檀)春节前大料4.5万元/吨,现约8万元/吨,普通料3万元每吨,现在是4.5万元/吨左右,涨了近50%。

相信读者在各个平台看到信息最多的就是一个字“涨”

缅甸花梨小料已从年初1万元涨到现在1.5万元至1.7万元,较大规格料已从年初1.8万元涨到约3万元左右,较之年初涨幅达60%至70%。其中,仅十月份一个月的缅花原材就上涨了0.8万元/吨。

大红酸枝普通用材年初约19万元一吨,现在已突破30万元。好料年初25万元以上每吨,现在已经超过40万元,平均涨幅40%。而直径40cm以上的大红酸枝原材价格涨幅已接近%。

外界因素助推行业“暖冬”

1、进货成本,难度激增。原产地国老挝、越南、缅甸等产地国今年以来的出口政策以及对私自乱采伐的处罚程度,包括判刑等越来越重。目前不是没有红木原材,而是许多木材没有CITES进出口许可证进不来。

2、红木市场一天一价,没有犹豫的时间。在很多大型的木材交易市场,即便支付了定金,等过几天去提货时,遇到木材商反悔的事情也屡有发生。所有的原材几乎一天一价,喊涨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有意向的进货商家就直接买走了,从而造成“抢购潮”的现象。

3、红木抢购潮,家具商积极收购。CITES会议之后,家具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停产就需要高价买料,要不然只能明年再生产,到时候客人早走了,黄花菜都凉了。”于是,即便是再理性的商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上冲,为红木热“添一把火”。

4、进更多的红木,为精细化发展囤货。红木树种被限制进出口只是催生红木市场价格的原因之一,而高昂的成本让不少制作厂家不肯轻易将手中的原材料制成产品。今后,红木产品可能会向更精细化发展,工艺更精致、品位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有充足的货源供应。

红木“涨价潮”背后的思考

事实上,红木原材的涨价远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我们单单看到红木市场涨价潮的火爆,却忽视了背后被“淘汰”的更多商家。

这一年红木市场的暖冬,是资源的竞争,是财力的竞争。能够留存下来的企业,都是市场淘汰后的实力商家,或许这一次的涨价,将是一场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吧!

巴新材

从目前的情况看,巴新所罗门材种未来看好

据了解,目前,巴布亚新几内亚已经成为我国阔叶材原木进口的最大来源地,并且也是我国最大的海运木材来源地。

随着行情继续上扬的趋势,巴新所罗门材的优势将会持续放大。目前家具商面对家居行业整合,也在不断调整自身,材种的选择已不再是传统的品种,期望开发新的品种来代替。

非洲材种则分化明显

非洲材种自年上半年开始就逐步下滑,整体行情走势呈现滑落的趋势。

但非洲材中,小巴花成为了今年最火的材种之一;小斑马、黄玫瑰行情也一路看好,受到现代家居的追捧;

目前非洲材种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小巴花

目前非洲材大材种价格有所下滑,但是新材种或小材种价格却上扬,如大斑马、小斑马、黄玫瑰、红玫瑰等材种,主要原因在于行情还是较为低迷,大材种产量多,下游商家的压力较大,因此上游库存压力加大,只能以低价清库存了;

新材种或是小材种的产量相当少,加上国内市场对相关材种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商家也是不断需求新材种代替,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导致其价格不断上涨。

文章来源:木材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fl/20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