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嘉木记bull楠木篇

云歌,原名刘云,作家,武汉向往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致力于剧本创作和视频拍摄,收藏爱好者。

艺术大观

著名画家陈立言题诗《桢楠颂》

著名画家邵声朗为作者题写藏室名

楠木水波纹

楠木大盘

楠木文玩盘

嘉木记·楠木篇

一、壮哉桢楠

……………………………

楠木,属大乔木,树干通直,高达30余米;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叶革质,椭圆形,是一种高档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遇雨散发幽香。产南方诸省,唯四川最佳。楠木不腐不蛀,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选用上等楠木制作。据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筑多为此木构筑。

比起硬木来,楠木稍逊风骚。若论历史地位,楠木毫不逊色于黄花梨、小叶紫檀、老挝酸枝。它是成大器、干大事者。它所承担的使命,是黄花梨、紫檀所不能承担的。它以笔直壮硕不腐不蛀的躯干,成为古建筑的梁柱,又以华丽的纹理和迷人的芳香,成为家具的重要用材。楠木是软木之王,它不仅大,有担当,而且美,有内涵;不仅香,有魅力,而且不腐,有耐力。据《博物要览》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传说“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

在名称众多的楠木中,尤以金丝楠木令人称奇,它不仅光泽强,质地温润柔和,而且纹理细腻通达。好的金丝楠木新切面黄褐色带绿,遇雨幽香奇特,用它制作的家具,光下金丝万缕,木质细腻,自然华美,娴静低调。楠木热也就是近几年,我在红木卖场见过许多纹理华丽的几案、柜具,确实让人心动。但因在各种拍卖场上很难见到楠木制作的宫廷家具,便一直以为,楠木只能发挥它的体格优势,做房屋梁柱。后来,在周默编著的《雍正家具十三年》一书中看到了楠木制作,方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时宫廷利用楠木制作了大量的家具,只是楠木是软木,相较于硬木来说保存时间较短,且无黄花梨、紫檀珍贵,很难入藏家法眼,故留存完好者少之又少。

近代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哲学有两种讲法,“照着说”与“接着说”,而雍正时期的家具,也正是在“照着做”与“接着做”中发展起来的。(雍正元年四月)二十日,画得陈设玩器书格二件,怡亲王呈览,奉旨:照样做楠木书格,每样一对,俱高四尺,面宽二尺五寸,入深一尺五寸,两旁下边俱安板子。钦此。(雍正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怡亲王谕:照先做过楠木床样再做一张,外口长七尺,里口宽四尺五寸,三面安栏杆,柱子用钩搭,两边配做衣架,新面安挂幔帐,杆子用时安上,不用取得下来方好。遵此。(雍正元年十月)初十日,郎中保德奉旨:做一封书楠木桌一张,高一尺八寸,长三尺六寸,宽一尺九寸,桌边要出五寸。钦此。(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十四日太监刘希文传旨:西峰秀色殿内陈设的背面挂玻璃镜紫檀木西洋柜矮了,下边再添做一楠木一封书式座子,比桌面放宽一寸五分,长不用放,要高一尺。钦此。

例举以上记录雍正年间宫廷制作楠木家具的纪要,旨在证明楠木确实是宫廷家具用材,通观《雍正家具十三年》全书,雍正时期的优秀家具与明式家具一脉相承,是从明末定形而一直延续的明式家具之终结点。中国古典家具用材十分讲究,雍正从政的十三年间所制作的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承前启后、返本开新的又一高峰,在这种时刻,楠木能深受皇家喜爱,可见它的历史地位。据此书记载,现陈列在故宫里的楠木家具,还是有很多的,只是远无紫檀、黄花梨的名头大而已。现今我们还能切身感受到的,是故宫和京城用楠木构筑的有名古建筑。那些举足轻重的廊柱,那些跨过屋顶的横梁,那些历经岁月沧桑仍然屹立的坚韧,无不给今天的我们,留下叹为观止的印象。

行文最后,也说一下楠木经过几年的人为炒作之后,反遭市场冷落的原因。一是木质软,传承性达不到人们的理想要求;二是分布广产量大,不具备资源炒作的稀缺性。世上已知楠木45属,多达—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心在东南亚及巴西。在市场的炒作下,国外大量的楠木涌入,让原本以为稀缺的楠木市场,突然鱼龙混杂堆积如山。不要说外国,就中国已知的楠木就有20属,约余种,分布于江南各地,它们到底都呈现出怎样的美和怎样的品性,这是炒作楠木的幕后推手们所没想到的。我常跟人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所有中国人的欲望都被极大限度地打开,各种疯狂的事情都有可能并经常在我们身边上演。从先前黄花梨的炒作,到老挝红酸枝的炒作,再到楠木的炒作,始作俑者只是划了个珍稀的概念,追逐的却是盲目的投资者。

秉承理性,回归自然。楠木是美的,但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需要用疯狂的行为来追逐。它应该回到市场原点,重新出发!

二、桢楠情缘

……………………………

或许,见过很多次了。

只是,从未曾相识。

或许,从未曾见过。

只是,心里已幻想过无数次了——

高大,挺直,秀丽,芳香,像个美丽的女子,像朵芬芳的幽兰,像种人世间的美好。

一山树,千奇百怪;一群人,想法各异。

想法各异的人,对你一致认同,你是一种美好;千奇百怪的树,对你一致认可,你是他们的王——

立于世,枝繁叶茂,冠盖群雄!

秀于林,风度翩翩,气度非凡!

千山万水间,隔着的不仅是距离,还有气息,我想象你的样子,该是怎样的气宇不凡,仙气可鉴……这是仰慕者的权利,也是仰慕者的表达……

一棵树,吐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一个人,吐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

一棵树,一个人,一个生命的循环。

而死去,对人而言,便意味着一切的终止;而于你,死去才是一种生的胜利与挑战……

我见到你,在一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皇城。在那些高大的皇宫殿宇前,你威严挺立!

你被朱漆包裹,红艳完美。

我在巨大的廊柱前流连,看千百年不变的光阴如何从你面前穿过,让古老和神秘,连接起文明的过往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我看到一个美好的女子,像一只蝴蝶,在廊柱间穿梭舞动,回眸一笑间,定格在无数人的眼眸,空气里都是振动着的美好气息。

你无语,我也无语。

只有相机的声音,在红与美之间激动。

我仰头,想象着你参天的姿势——瞬间大河滔滔!

是哪一年的长江水,让你过的夔门?

又是哪一年的白帝城,刺伤与你告别的云彩?

车马劳顿。

刀削斧劈。

是哪一年的车马,送你进的帝都?

又是哪一年的匠人,让你重新而立?

我不翻书,我只问你——

问你这六百年的风雨,是哪一场在正德皇帝的年间,哪一场又在雍正的年间,无休无止。

你无语,亦令我无语。

风雨一场又一场,主人变了又变,随着武昌城头那划破历史黑夜的第一枪,这座历经数百年的宫殿,渐渐成了民众的乐园。

于是,我才走近了你,才从书本回到现实。

宫殿仍在,几具仍在。你不和花梨争艳,也不与紫檀比美,你躲在油漆的背后,看江山的兴亡交替。

那些曾经的主人都走了,你有些不舍,就跟着他们,深埋地底,慰藉他们曾经的君临天下与往事皆成云烟后的落幕……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浪涛打过时空的绝响,读懂了笑与哭的毫无来由。

我知道,我不过是历史的看客,我的感慨如同那些笑与哭毫无来由也毫无份量,随风而散。

又是很多年后,在武昌,一个叫植物园的园子里,我看到了一棵树,秀美挺拔,与众不同。我很快看到了挂在另一棵树上的牌子——桢楠!

我的眼前顿时一亮,原来这就是你!

我与你拥抱,像个生命中的老朋友,既是不期而遇的高兴,也是不寻不找的致歉——

落叶飞舞间,岁月无情去,史书又翻新。

你还是你,我已不是我。

就那么凝望,你还是无语,我已找不到言语。

——那就让我们沉默。

沉默成永久的诉说!

顾问:卢江辉

总编:林泽明

副总编:吴金业

主编:李尚财

编辑:文燕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gn/18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