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区分红酸枝木的“新”和“老”吗?
在红木原材料市场,时有听到买家咨询一件料子是“新料”还是“老料”的情景。这里的“新”和“老”可不是指进货的时间,而是对木料的一种区分,而且不同人的说法也不尽相同。
以红酸枝为例,有的以砍伐时间为基准:砍伐时间长的为老料,新砍伐的则为新料;有的以木材的种类为基准:交趾黄檀属于红酸枝老料,而巴里黄檀、微凹黄檀、奥氏黄檀等则为红酸枝新料……
当然,也有些说法是公认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业内普遍认同的,关于“新料”和“老料”,是怎样的的呢?
老料篇
“老料”的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首先,树龄应该是年以上的。年以下树龄的红酸枝可用的心材太小,材质也稍差。根据观察研究,年左右树龄的红酸枝,其树干直径大概是18-22公分,而心材部分的直径不到2公分。
年左右树龄的红酸枝,其树干直径大概是25-35公分,心材部分的直径为12-15公分;-年树龄的红酸枝,其树干直径通常在35公分以上,其心材和边材的比例大概为6:4。年以上树龄的红酸枝,以后每年主要是长心材部分,边材会变得越来越薄。由此可见,年以上树龄的红酸枝才真正有价值。
其次,“老料”是指树的主干部分,也就是树的分枝以下那部分。即使树龄超过了年,其枝干也不能称为“老料”,这从其颜色上也能看得出来。
超过年的红酸枝,刚劈下来时其主干颜色偏黄,材质比淡紫色的高了一个档次,但是,其枝干的颜色却依然呈淡紫色,表明枝干的材质仍然比较差,因而不能归入“老料”之列。
最后,砍伐后需经过几年时间(通常三年以上)的合理存放。这一点要特别强调,因为是否合理存放直接影响到材质的好坏。合理存放,是让木头得到合理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