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干货鼻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

北京雀斑医院哪最好 http://m.39.net/pf/a_9448764.html

鼻腔鼻窦表面被覆的纤毛柱状上皮由外胚层衍化而来,被称为Schneiderian膜,可引起三种乳头状瘤,分别为内翻性乳状瘤,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和外翻性乳头状瘤。该肿瘤不常见,约占整个鼻腔鼻窦的0.4%-4.7%,其中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最为罕见。现分享一例典型病例,并对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进行总结概述。

一、病史

患者男性,57岁,1年前感冒后出现双侧鼻塞,此后右侧鼻塞间断出现,近半年来,患者自觉右侧鼻塞加重,呈持续性,不伴鼻出血及涕中带血。

二、大体检查

大体为灰红色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约3.0x0.8x0.4cm,切面灰红、实性、质软。

三、镜下特点

图1、2:低倍肿瘤细胞呈内翻及外生性乳头结构

图3、4:中高倍肿瘤上皮细胞内可见微囊及微脓肿

图5、6:高倍肿瘤细胞呈高柱状,胞浆可见嗜酸性颗粒,胞核较小,圆形、卵圆形

四、最终诊断

鼻腔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

五、讨论

1、定义:

鼻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是来源于Schneiderian膜的乳头状瘤,含有外翻和内翻性的成分,表面被覆多层具有嗜酸性细胞特征的柱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内含微囊肿(含黏液和中性粒细胞)是其特征。

2、临床特征: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发病无性别差异,一般在50岁以上。肿瘤总发生于一侧鼻侧壁或一侧鼻窦,常为筛窦或上颌窦。病变常局限一处或两处,可扩散至邻近部位,包括眼眶和颅内。主要表现为鼻塞和间断性鼻出血。

3、大体特点:

常为灰红、棕黄或灰白色乳头或息肉样病变。

4、组织学特点:

(1)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生长模式,粗细不等的乳头结构;

(2)乳头被覆2-8层的高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质丰富,内含嗜酸性颗粒;

(3)细胞核或是一致的小而深染,或者含有空泡,但核仁不明显;

(4)特征性的改变为上皮含有很多充满黏液及中性粒细胞的小囊,形成微脓肿,黏膜下无黏液囊肿;

(5)间质由半透明到纤维化,含有中等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很少,固有腺体减少或缺如;

(6)当肿瘤细胞或组织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核分裂计数增高时,要警惕恶性肿瘤演变的可能。4%-17%的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中隐藏着癌,最多见为鳞状细胞癌,但黏液表皮样癌、小细胞癌和鼻腔鼻窦的未分化癌也可见到。

5、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无特异性的免疫标记物,肿瘤表达广谱CK,CK7,基底细胞表达CK5/6,P63,Ki-67阳性指数一般不高,小于5%,如高于10%要警惕恶变的可能。

微囊中的黏液呈AB/PAS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

6、鉴别诊断:

(1)鼻孢子虫病:由希伯鼻孢子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可呈息肉或乳头样形态,黏膜内、黏膜下大小不一的孢子囊,与OSP微囊相比较,孢子囊不会只局限于上皮内,还常波及间质,上皮为普通型呼吸道上皮,且缺乏广泛嗜酸性改变。

图片来自刘彤华《诊断病理学》第四版

(2)偶尔需要与低度恶性的乳头状腺癌鉴别。基底膜完整,无浸润性生长方式提示为良性病变。另外上皮内的充满黏液的囊腔,微脓肿和层状排列的嗜酸性上皮很少出现在腺癌中。

7、预后:

切除不充分,至少有25%-35%会在5年内复发。

参考资料:

1.《头颈部肿瘤WHO分类》第四版

2.刘彤华《诊断病理学》第四版

3.裴志刚.鼻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二例,《中华病理学》,,(3):-

推荐阅读(点击文字查看):

「女性生殖系统」干货集锦

「淋巴造血系统」干货集锦

「乳腺系统」干货集锦

「消化系统」干货集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jg/19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