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欢迎订阅
导读
红木家具开裂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红木木头里含水,是一种活性木材,当空气中的湿度过低时,红木家具便会收缩,过高时膨胀。
▼
如果过分追求烘干的效果,便会使木材丢失其原本属性,就会碳化,那么红木家具传承百年的典故也就不复存在了。
古典家具枝骨和板架之间都是通过榫卯来连接的,会因空气中水分增加而发涨;反之构件就会收缩。“干缩湿胀”的木性是导致家具变形开裂的“元凶”。
木材中的水分是哪儿来的呢?
木材中的水分主要有三种,即自由水、吸附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吸附水是被吸附在细胞壁内细纤维间的水分,是影响木材强度和胀缩变性的主要因素。结合水即为木材中的化合水,它在常温下不变化,故其对木材性质无影响。
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这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是木材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其数值因树种、温度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以30%作为各个树种的含水率的平均值。
木材的含水率怎么计算?
所谓木材的含水率,也就是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Ggo×%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也是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木材的干燥程度是多少?
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国北方为12%左右,南方约为18%,长江流域一般为15%。
由于木材为非匀质材料,其胀缩变形各向不同,其中以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即顺纤维方向)最小。当木材干燥时,弦向干缩约为6%~12%,径向干缩3%~6%,纵向仅为0.1%~0.35%。也正是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随着木材体积的涨缩则可能引起木材的变形和翘曲。
木材的湿涨干缩变形是由于木材细胞壁内吸附水的变化而引起的。木材低于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时,继续干燥,体积收缩,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达到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时止。当木材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只有自由水增减变化时,木材的体积不发生变化。
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
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家具生产者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家具在做好之前,应该对其含水率进行检测,凡是注重家具质量的好的生产者、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为什么说开裂与木质特性有关?
只要是真正的木头所制作的家具,出现轻微的开裂是很正常的现象,木质特性就是如此,不开裂的木头是不存在的。
?工艺不到位所致
红木材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来做家具,其板材在加工前必须经过干燥处理,这是避免红木家具开裂的重要步骤,而现在有很多制造者,因为设备、成本等问题,没有进行严格的干燥处理,或者干燥后的陈放时间不足便用于生产。
?保养使用不当所致
即使在正常干燥处理的情况下,如果由于外界的原因也有可能导致开裂,例如在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家家都有暖气,如果木制家具长时间靠近暖气烘烤,或者夏季不注意保养,在烈日下曝晒等,这样很容易导致木制家具爆裂,变形,从而影响木制家具的使用寿命。
?红木家具开裂后如何处理
红木家具只要经过正规严格的干燥处理,一般开裂的不会很明显,即使有开裂现象也是非常小的细缝,通常不会影响使用。红木开裂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用砂纸在开裂处周围打磨,把打磨下来的细粉收集起来填埋在裂口处,用胶封住即可。如果裂口处比较严重,就需要联系经专业的红木家具维修师傅进行维修。
养护预防
红木家具的摆放要避开强光直接照射,冬季使用暖气、壁炉取暖时千万不要靠近家具,以防家具褪色开裂。如果气候特别干燥,可以给家具略为洒些水,以防翘裂。北方家庭可以安装加湿器在室内适当增加湿度,不仅对人们居住有好处,对木制家具的保养也有很大帮助。
当然,也不要让木制家具总处在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家具霉变。比如把红木家具长期靠近潮湿的墙壁会使木材吸湿膨胀,容易涨裂、霉烂,就要经常除湿。
END热门文章推荐
现场实拍,如何分辨红木烫蜡的真假?
5个不容错过的中国古典家具馆……
红木市场沉浮中,杀出三匹“黑马”!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对您有所帮助,请随手转发,谢谢!
版权说明:本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仅供学习分享交流,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