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西番莲纹中西合壁之典范

(清乾隆紫檀独板西番莲下卷式琴案)

西番莲纹是清代引进的一种花卉纹样,其在西方纹样中的特殊地位,尤如中国的牡丹。西番莲纹传入中国以后很快被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因为西番莲纹图案造型优美,更重要的是这种纹样的适应性比牡丹花纹样更强,所以很快被应用于各类红木家具作为经典纹样。西番莲纹经常与中国的吉祥纹样题材如蝙蝠、云龙等相结合,和谐地融入到中国红木家具的经典纹样之中,可谓中西合壁之典范,非常具有代表性。

西番莲纹的兴起

明末清初之际,海上交通发达。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传播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往来频繁,西方的建筑、雕刻和装饰艺术逐渐为中国所应用,自清雍正、乾隆及嘉庆时期,出现了模仿西式建筑及室内装饰的风气。最典型的是北京西郊长春园中的远瀛观,从建筑形式到室内装修无一不是西洋风格。为充实和布置这些西洋式殿堂,曾经做过一些用西洋花纹装饰的家具,这样,在清代家具中,除主要用传统纹饰外,用西洋纹饰装饰的家具亦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种西洋花纹在西方统称为“巴洛克”或“罗可可”,因为这种花纹首先出现在法国路易十五时代,所以又称为“路易十五样式”,这种风格样式对当时的德国和东方各国(主要是中国)装饰艺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对这种西洋纹饰,中国统称为“西番莲”。

据记载,西番莲纹在相关研究者文章内容中多以文献记载的“番莲花”或“西番莲”或“勾莲纹”等为之定名,其名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名称,因古代工匠之间传授纹样多以口述方式致使在名称上没有统一的称呼,直至明清时期西番莲被归为非百姓民间用图,其名称才被统一以“西番莲”或“番莲”为名记载。

(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

西番莲本为西洋传人的一种花卉,葡地而生。花朵如中国的牡丹,有人称“西洋莲”,又有人称“西洋菊”。花色淡雅,自春至秋相继不绝,春间将藤压地,自生根,隔年凿断分栽。根据这些特点,多以其形态作缠枝花纹,又极适合做边缘装饰。

西番莲纹的布局,长短呼应,疏密有致,雕刻细腻圆润,清爽利索,极富有活泼而又严谨的装饰趣味。“西番莲纹”在西方纹样中的特殊地位,就像中国的牡丹。自传入我国后很快被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因为“西番莲纹”图案造型优美,更重要的是这种纹样的适应性比牡丹花纹样更强,所以很快被应用于各类红木家具中。直到现代的仿古典红木家具,西番莲纹仍然被大量的采用。

西番莲纹在家具上的应用

红木家具注重纹饰,家具的各个构件上雕刻各种适应纹样。在清代,除了家具的背侧及桌、凳面板之外,几乎任何部分都能施展木雕工艺,这为西番莲纹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西番莲纹传入中国后不久,很快与中国的吉祥题材,如蝙蝠、云龙等相融合,和谐地融化到传统的中国纹饰之中,如著名的紫檀木雕云蝠番莲纹架几案等家具,很具有代表性。

(紫檀嵌掐丝珐琅西番莲纹画桌)

除此之外,西番莲纹在红木小件中也广泛应用。红木雕小件的艺术特色,多体现在各种文玩配套的架座雕刻。文玩架座就是托置摆放各种文玩诸如各种玉器、瓷器、铜器、牙雕等等的载体。架座红木雕并不是孤立的作品存在于世,而是与所载的文玩构成完整的、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在精美的红木架座中,也可以经常见到西番莲纹。如蝌蚪西番莲纹镶黄杨木瓷器座、蝌蚪西番莲纹镶黄杨拉撑六角瓷器座、云龙西番莲纹磐架等。纹饰不仅与传统的蝌蚪纹、云龙纹巧妙地交融为一体,而且配以精细的黄杨木镶嵌,使架座更显得精美醒目。由此可见,西番莲纹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回顾古典家具设计中的异国情怀,不难发现,中西方的理念和方式虽有不同,但融合性极好。西番莲纹的广泛应用,似乎在形象地诠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奥旨。西番莲与中国传统纹饰两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同时运用在一件家具中,并没有给人牵强附会、生拉硬拽之感,反而有一种妙笔生花的自然美,更显风情万种。

(清乾隆紫檀雕西蕃莲太师椅)

--------------------------------------------------------

归璞堂·艺术鉴赏与收藏

欢迎订阅公众

艺术鉴赏师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ys/15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