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老顽童陈家泠在前门大街2号的ld

陈家泠,生于年,浙江省杭州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八十年代起吸收中国古代壁画和外国水彩技法,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创造出具有中国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新流派。

“泠空间”位于北京前门大街2号2层,全馆以陈家泠老师的国画作品、瓷器作品,以及其子陈亮设计的木质家具为主要展示品。之所以名为“泠空间”,是取了陈老名字中的“泠”字。

没拜访过陈家泠老师,可只从“泠空间”店员姑娘的言语中,就能感受到他是位可爱调皮的老人家,甚至想立刻见到他。

这位生于年的老人家如今已年过八旬,所以,他说自己是“八零后”。

这是位爱打麻将的“八零后”,“泠空间”一角靠窗的位置,摆着张四四方方的大红酸枝木桌子,桌旁摆几只木凳。看上去是张喝茶就餐的桌,可掀了上头的面去,里头的麻将就一下子都被瞧见了。

陈老打麻将,从不觉乏累,熬到半夜两点去睡,次日醒来依旧神清气爽。他有个习惯,通常正打着,就突然把手一抬:“停!你们等一会啊,我有个灵感”,然后就退席作画去了。弄得麻友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每逢会上,或是颁奖典礼上,陈老总不忘在感言中说一句:“感谢我的麻友,是你们给了我这些灵感。”

陈老把他那可爱的性格也画到作品里去了,徜徉于“泠空间”的展柜间,见眼前作品,没有一个用了陈旧、古板的颜色,相反,满眼都是粉的颜色、绿的颜色、黄的颜色。

它们之间两三组合,并不显花哨,瓷杯上的鸟儿是黄喙绿翅,瓷盘上的花儿是粉瓣黑梗,看着鲜艳着呢,讨喜着呢。

“泠空间”的瓷杯

“泠空间”瓷盘

“泠空间”茶饼

陈老师受教于潘天寿、陆俨少、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先生,也因此传习了山水画风的流畅、简洁与飘逸。就像蘸足了墨汁,屏息用力,手腕一顿、一转,那抖动的翅膀、沾露的绿叶、伸展的花瓣,鸟儿的肚腩就活生生地出现在纸上、在瓷上、在丝上了。

色彩又是明悦,形状又是可爱,很少有人能联想到它们出自于一位八旬的可爱老人。他是把性格融进作品里了。

在“泠空间”三处位置,都摆放着同样一幅作品,这是陈老引以为豪的一幅作品,名为《西湖景色》。年9月4日,出席杭州G20峰会欢迎仪式的各国元首、国际组织领导人在杭州汪庄一号楼正厅一幅中国画作前合影留念,那副画作即是陈老的《西湖景色》。五米长,两米宽,烟波浩渺,苍翠叠生,山峦错落,亭台坐落其中,这就是陈老眼中的西湖之景。

《西湖景色》

听过店员讲述陈老的故事,坐在由其子陈亮设计的颇具现代中式风格的家具座椅上,环顾“泠空间”,看那茶具仿佛就是为了桌椅而设计,看那丝巾又似乎与那茶具为一体,就更懂得陈老与导演贾樟柯当初那段对话的涵义了:

贾:那您觉得您是如何在个人展览中,体现出现代的、结构性的思维的?

陈:我觉得我的理解是,我要把这个展览当做一幅画来处理,可能就其他画家而言,展览的一幅画是他的作品,而我给它扩大化的概念,展览会上所有的东西是一幅画,宣传、家具和服装等,也都被看做是一幅画。

这,就是陈老的构思所在。这,就是“泠空间”的奥妙所在。

“泠空间”及展品

陈老作品赏析

“泠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ys/19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