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次调解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厂商同意赔偿李先生1.5万元,并承担检测费1000元;红木家具由李先生继续使用
经过家具办多次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厂方同意退回陆先生的购货款8.9万元人民币,并赔偿陆先生3.2万元人民币,厂方共计退还陆先生12.1万元
案例一:一把椅子,两种料子
案例二:“白标”充当红木家具材质2008年底,消费者李先生购买了上海鼎尊红木家具厂生产的7件套红木家具,价格约11万元,厂方承诺该套家具的材质为酸枝木使用了半年后,李先生发现家具存在质量问题后经一位内行朋友指点,发现这套家具很可能不是“全红木”家具为此,李先生到上海市木材质监站检测,花了1000元对着套家具做检测,结果为&ldquo酸枝木鉴别图解;非酸枝木”在与厂方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李先生投诉到市消保委家具办
陆先生于2008年7月花了8.9万元,购买了上海古艺红木厂的5件套套房家具和7件套餐桌椅,厂方在“订货单”上清楚注明:家具材质为酸枝木可使用不到半年,红木椅子出现松动摇晃,发生了质量问题陆先生怀疑材质有问题,就将椅子的后腿部分送到上海市木材质监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材料为“非酸枝木”陆先生和广方进行交涉,谁料想广方一口否认,且“理直气壮”地派人到陆先生家中,将这把椅子的前腿拿到上海市家具质监站检测,结果显示是“酸枝木”
家具办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李先生提供的缅甸酸枝木家具价格发票和保质卡,在厂方提供的“订货单”上并没有标明“全红木”字样,但在厂方提供的《家具使用说明书》上,却清楚标明“全”字样,说明厂方提供给李先生的家具材料应是“全酸枝木”面对事实,厂方却辩称:李先生检测的部位是红木白标,家具的其余部分是“酸枝木”双方都据理力争
记者从市消保委家具专业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消费者的相关投诉量随着红木家具的销量上升而明显增加红木家具市场良莠不齐,无良商家的概念“游戏”,让消费者对红木家具既爱又怕尽管消费者购买前做足“功课”,也未必酸枝木鉴别图片能躲过商家设下的圈套
红木家具“江湖”太深
“江湖”招数
投上一票
一把红木椅子,竟检测出两种材质,陆先生一气之下便到消保委家具专业办公室投诉家具办的工作人员调查后发现,陆先生和厂方送检的两个检测单位,均是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两份检测结果都是可信的,但问题在于双方送检的材料不是同一个部位,椅子的前腿是“酸枝木”,而椅子的后腿为“非酸枝木”据此,家具办对这一情况作出判断:这套家具中确实存在掺杂情况
更多
案例三:红木家具“论斤”卖去年9月,马女士在一家红木家具公司购买了多件标明“老挝红酸枝”的家具,总价23.9万元人南美酸枝木鉴别民币,约定交货时间为2009年12月
0
http://news.cang.com2010/8/3 13:56:26华夏收藏网 浏览0次加入收藏
相关图片上传相关图片
经上门查看,发现该家具的确存在许多“白标”材料对此,的态度很明确:按照相关规定,红木家具应采用芯材制作,“白标”不能作为红木材料制作家具,即使使用“白标”材料,也只能是极少量的,且不能放入家具的正视部位
图为北京一名消费者正在为打算购买的红木家具录像,作为“视频合同”为减少可能发生的纠纷,今年以来,北京一些家具商家推出“视频合同”,商家的口头承诺、商品细节、交易过程等文字合同无法非洲酸枝木是红木体现的内容,都可作为购物合同的动态条款用摄像机拍摄成“视频合同”,刻成光盘供双方留存,为解决买卖纠纷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