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这名中山人参与创作48吨酸枝木雕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525/7168767.html

今天小布哥和大家分享一个人的故事!

这名中山人参与制作4.8吨酸枝木雕《水浒传》,

被载入了吉尼斯!

陈正民正在为《报春图》雕刻桃花。王云摄

陈正民,中山市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也是入选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作品《水浒传》大型酸枝木雕艺术品的设计者和参与者之一。就在电脑雕刻逐渐取代人工技艺的机械化逻辑中,陈正民和他的拍档、“集古韵今”红木家具总经理陈新平正在尝试一条“匠心回归”的路径。

面对传统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考题,大涌镇被列入中山首个新型专业镇试验田计划,开始了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之路。诸如陈正民们的匠心回归之路,也是红木产业转型拐点的一场产业升级探索。

陈正民在修改雕刻师的半成品。王云摄

背着大米蔬菜到师傅家学艺

出生于“中国木雕之都”浙江东阳的陈正民,16岁初中毕业后,就拜了邻村一位家具木雕师傅为师,学习雕刻工艺。每个月都要从家里背大米还有蔬菜到师傅家去,当作学费。经过两年的磨砺,陈正民出师了。

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下,18岁的他从东阳一路南下,先在广东肇庆打拼,后转战中山大涌,在一家红木家具厂的雕花岗位上默默琢磨了近8年之后,陈正民从一名普通工人跻身到大师傅行列,同时对创作开始“有一点思路”,这才开始比较活跃地设计、创作自己的作品。并逐步与自己“同门”兼好友陈新平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红木产业闯出一片天地。

陈正民作品《莲生贵子》在红博会展出。王云摄

参与雕刻作品入选吉尼斯纪录年,由大涌一红木家具公司推出的《水浒传》条梁山好汉大型酸枝木雕入选吉尼斯纪录,名噪一时。这个高3米、重4.8吨的大型酸枝木雕艺术品,也成为红木家具领域的经典之作。当时已苦练雕工近十年的陈正民曾是其中的设计者和创作者之一。

据陈正民回忆,整套家具前后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完工,共计有20多人参与制作,仅酸枝木就花了40多吨。这也是迄今为止,陈正民所参与的“名气”最大的一件作品。

《水浒传》条梁山好汉大型酸枝木雕

年,在中山市首届红木雕刻竞赛中,陈正民夺得第一名;通过自学,他考取了红木雕刻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陈正民的身份还包括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四川省高级民间艺术家。

陈正民观察雕刻师们的作品

去年3月,中山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尘埃落定,陈正民的工作室是当时唯一入选的红木雕刻工作室。在拿到官方认可后,这个平台被寄予撬动手工雕刻培训的厚望。

陈正民作品《百鸟朝凤》局部。罗丽娟摄

陈正民为《报春图》雕刻桃花

依托大师工作室招徒授艺

在今年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馆内人头涌动,陈正民一件名为《牧归》的根雕作品就是其中一件作品。

陈正民作品“牧归”在红博会上展出

 

“每一个匠人刻出的神韵都不一样,这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这是陈新平对陈正民的纯手工作品的评价,也是他极力鼓励陈正民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最大初衷,“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着手培养更多的雕刻师傅,让手工雕刻得以传承发扬。”

陈正民在雕花车间指导工人雕刻技法

经过一年的运营,如今陈正民的大师工作室已聚拢了10多名手工雕刻师。陈正民说,能招回来10多名雕刻师实属不易,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他们认为这手艺很苦闷。我常想,如果年轻人不愿接棒,工艺美术技艺一旦失传,对于这个产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生生不息,靠的是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中国传统手工艺者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和忠诚,在陈正民的理解中,这或许就是时下最流行的“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山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尤需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中山造”品质。即日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南方日报中山办事处及中国移动广东中山分公司,举办“匠心筑梦﹒寻找中山工匠”新闻采访暨网络宣传活动。

按照敬业爱岗、严谨专注、创新超越等标准,主办方将在全市筛选出约30名候选人参与本次活动。

(1)前期报道。3月下旬至6月下旬,在《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及“中山发布”   

(3)专家评审。7月下旬,组织专家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价计分,占总分值的30%。

主办方将于7月底,按照总分前10名综合确定“中山十大工匠”,每人获得证书、奖杯及相应奖励。届时将举行颁奖仪式并报道宣传,以广泛弘扬工匠精神。

(中山发布编辑部。素材来源于中山微观察、大涌宣传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yy/20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