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农转非比例增长不到8
昨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调查数据称,中国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7.6%,户籍制度已成束缚农民活动的制度性壁垒。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7.6清华调查数据源自2009年11月启动的"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项目,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负责,样本涵盖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实际完成有效成人样本12540个,其中流动人口样本4386个,经计算,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7.6%。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说,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也只是27.7%,与清华调查数据基本吻合,"我们去调国家统计局的原始数据,发现户籍城镇化率确切历来没超过35%。"户籍改革慢于城镇化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认识过低的户籍城镇化率?李强表示,首先,显示出我国目前出现"户籍失效"现象,大量农民工在未取得非农户籍的情况下,已涌向城镇工作、生活;其次,也最少能够证明,我国户籍改革,或说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速度,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李强称,根据公然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非农户籍比例就是20%,而到了2012年,相应的比例也只升到27.6%,20年来,农转非比例仅仅增长不到8个百分点,户籍转变近乎停滞。资源重配疏导流动人口如何进行户籍改革,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李强表示,公安部近年来在统筹管理户籍制度时,已有松动迹象,例如允许一些中小城市进行各自户籍实验,但展望未来,在处理户籍制度时,还应坚持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解决思路。就北上广等超大城市而言,李强认为,一方面由于资源丰富、密集,白癜风怎样治最好颇受流动人口青睐,另一方面,承载力又毕竟有限,进行户改的阻力不小。他建议,可推敲对这些城市的医疗、教育等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借以疏导流动人口。焦点非农户籍人口活动率更高数据:农业户籍人口的活动率为21%,但非农户籍人口的活动率还要高些,到达23.7%。解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说,决策层针对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制定政策时,以农民工群体是目标沾恩群体为出发点,但现实是,,城镇流动人口比农民工群体更具优势,更容易享受政策好处。因此,必须分类型对待农民工群体和城市流动人口。广东实行积分入户,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让农民工获得非农户口,但很多外地大学生借此拿到当地户口,挤占了农民工的名额。因此,必须分类型制定相应政策。约6430万家庭遭受拆迁征地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数据:有16%的样本家庭经历过家庭承包地、宅基地被征用,或房屋拆迁。但承包地被征后,获得补偿款的比例为79.5%,就业安置的则唯一3.9%;而房屋被拆后,拿到补偿款的为94.2%,获得就业安置的仅为1.8%。解读:李强说,据此测算,全国约有6430万家庭在最近1波城镇化进程中,遭受过征地、拆迁,因此在制定城镇化政策时,要相当严密。而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就业,但数据显示,遭受征地、拆迁后,家庭获得的就业安置和城镇社会保障比例却很低,也就表明政府的后续保障政策要予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