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22条内容构成的国字号文件勾画出了未来我国审计全覆盖的范围凡是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要审计;不唯一传统意义上对财政资金的审计,还有对中央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今天,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清晰定位出审计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领域。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治理角度对未来审计工作做出整体部署。
在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看来,《意见》圈定了未来审计工作的重点:要通过审计资金流向,推动中央的政令畅通、监督重大决策的落实;要利用束缚3公经费等手段,增进廉洁政府、简朴政府、法治政府的建立;要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的整改,促使问题少产生、不产生。《意见》的出台,使审计的重点更加明确了、职责更加清晰了、保障更有力了、地位也更高了。
从资金审计到政策审计
作为审计署的特约审计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注意到,在《意见》中,审计被赋予了增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在他看来,这个表述比以往审计聚焦在公共资金的合规性使用更进了一步。
这意味着,审计不但要查账,还要关注国家的重大决策是不是在地方被较好地履行。蔡洪滨说,在学界,审计已被认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解释说,政令畅通是提高国家治理的重要条件。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地方不履行中央政令的信息难以被发现。正是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有些地方在履行中央政令的时候习惯了打折扣,而审计对数据信息的发掘可以解决中央和地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揭露出那些被打折履行的政令。审计所取得的数据信息可以作为下一步中央决策的重要根据。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崔振龙则从资金的角度解释,为何审计可以增进国家重大政策落实。他说,任何行动背后都有资金的活动,审计对资金的关注,可以揭露出地方财政资金的流向是不是与中央的政令保持一致。
比如,中央强调调结构、惠民生,那末财政的资金就应当偏向医疗、教育、环保等民生领域,从被限制的落后产能的领域退出。如果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财政资金还在大规模地进入限制领域,那末就说明,这个地方疏忽中央政令。
孙宝厚说,近年来,审计署已尝试对一些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可以从审计署近年来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找到多个这样的案例。
典型的例子是,审计署连续多年对全国保障房建设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揭露出一些地方由于在土地配置、资金支持等方面不力,致使保障房建设任务不能定期完成的问题。
孙宝厚告知,《意见》要求审计部门要延续地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特别要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的部署、履行进度和实际效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动。
除关注中央政策是不是被有力履行外,蔡洪滨注意到,此次《意见》还强调,审计要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推动改革。在他看来,这与近年来审计从制度层面揭露问题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孙宝厚说,近年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有一个特点,总是提出一些屡审屡犯的问题背后存在的机制和体制问题。有的问题只能靠机制和体制改革来推动,事实上,国家层面也在推动一些制度层面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审计推动了很多改革第一千米的起步。一样,对体制机制问题的跟踪审计,也有利于发现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在哪里。
全覆盖的逻辑下,审计是反腐利器
《意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概念。孙宝厚介绍说,全覆盖是指,凡是触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
这意味着,有的人可能并不是公职人员,有的部门不是政府部门,但只要使用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有可能被审计。
比如,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虽然不是公职人员,但由于他负责的项目中,有国有资产或国有资源,那末他也可能成为被审计的对象。
孙宝厚说,国家审计将覆盖所有公共资金和机构,监督领域触及经济社会运转的各个环节,最有条件发现国家资金、资产或资源被侵害,所以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
除全覆盖的反腐优势外,崔振龙认为,通过对近年来审计发现案件线索的分析,《意见》还提出,要对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质采购和招标投标、贷款发放和证券交易、国有资产股权转让、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6个腐败多发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揭穿其中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内幕交易等问题,增进廉洁政府的建设。
2008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的经济审计。6年多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22多万人次,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的问题金额1000多亿元,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有258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经济审计已成为对领导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意见》也侧重提到要通过经济审计,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
孙宝厚说,未来,审计机关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审计,特别要检查领导干部遵法守规尽责情况,增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同时依法依纪,反应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健全追究和问责机制,使领导干部的权利运行遭到监督和制约。
整改情况将成为地方政府考核赏罚根据
近年来,以审计署特约审计员的身份,蔡洪滨参与了地方债等多个项目的审计,也曾目击审计人员在审计进程中遇到的种种为难。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拖延谢绝提供会计资料、对审计提出的事项置之不理等问题。
此次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不但对审计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还对被审计单位和地方政府需要实行的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蔡洪滨看来,《意见》中类似各级政府每一年要专题研究审计整改工作的规定,势必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意见》中提到大量与被审计单位相干的。如被审计单位要依法、及时、全面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财务会计、业务和管理等资料,不得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的规定。
目前,儿童白癜风的饮食全国审计人员只有9万人,但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最少有300万个,审计气力严重不足。如果再遇到一些被审计单位的推委和阻止,就将严重影响审计部门对国家钱袋子和国有资源、资产的监管效力。审计人员希望,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国有资源的使用者们都能清楚地认识到,依法、及时、全面提供审计所需资料(其中包括电子数据资料),是他们不可推辞的,也是来自法规的束缚。
除提供资料、协助审计外,《意见》还对被审计单位如何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崔振龙说,关于整改,《意见》提出了很多具体明确的要求。比如,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作为问题整改的第一人,整改的结果既要告知审计部门,还要向社会公告;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情况作为考核赏罚的根据;对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政府要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
孙宝厚说,此次《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对审计相干工作作出了很多具体明确的规定,而对审计机关和人员本身来讲,担子也更重。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气力不足,与全覆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所以,未来审计部门本身也需要在职业化上下工夫,提升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审计部门将加倍努力,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改进审计方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有关部门的调和配合机制,努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不孤负人民的期盼。(本报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