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六扇白粉屏门,摆列一张海梅香几,挂了一幅堂画……
这是出自道光年间的城市生活小说《风月梦》里对扬州地方普通人家摆设的一段描述。文中讲到说的“海梅”,就是红酸枝。
论及珍贵程度和价值连城,红酸枝不及紫檀、黄花梨这两种“御用”木材,但要说到社会影响力,红酸枝在古代却是深入人心的。特别是到了清代后期,红酸枝是富户巨室不可或缺的家具陈设。我们今天所听到的“红木”一词,就是那个年代酸枝的别名。
酸枝木与小叶紫檀、黄花梨并称宫廷御用的“三大贡木”。不像后两者在中国家具史上有较长的使用历史,酸枝木的发现与使用源于海上贸易的一次意外。据悉,明初郑和下西洋,为弘扬国威、开拓海上贸易,载着满船的珍宝出航。然而,在大海上风雨飘摇,即使是偌大的船只,货品太轻也容易在风浪中颠簸摇曳。于是,在途经东南亚的时候,就砍伐了当地的交趾黄檀作为垫船木来给货船压重。回到中国上岸后,这种材料被大量丢弃,成为废材,后来才渐渐在各个港口被使用起来。所以目前有大量的老红木旧家具的地方都集中在上海、苏州、天津、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城市。
除了在清末的宫廷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民间,酸枝木家具的受欢迎程度遍及大江南北,几乎成为一个全民话题,是富户巨室内不可或缺的家居陈设。在北方,酸枝木被称为“红木”,江浙一带习惯将其称为“老红木”,广东、广西则称为“酸枝木”、台湾称为“红紫檀”。清末光绪三十三年出版的广东署禺人黄世仲所写的著名谴责小说《廿载繁华梦》中就出现了大量酸枝木家具的描写。如第二十六回中写道,酸枝木的大号台椅与金嵌花的帐勾、杭花绉的棉褥子、美国办来的上等鹤茸被子等珍贵奢侈的家居产品,成为富户家居陈设必不可少一部分。
红木卡片——红酸枝
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其木质坚硬、细腻,密度大、可沉于水,年轮纹呈直丝状。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
按照国家标准《红木》GB/T-,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
1.黄檀属(Dalbergia)树种;
2.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微米;
3.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
4.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在标准中,属于红酸枝木类的有七种,学名分别为交趾黄檀(老挝酸枝)、巴里黄檀(花酸枝)、赛州黄檀、绒毛黄檀、奥氏黄檀(白酸枝)、中美洲黄檀和微凹黄檀。其中以交趾黄檀,也就是老挝大红酸枝最为出名。
云南省瑞丽市德冠恒隆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德宏州一个美丽的地方瑞丽市,公司占地面积多亩,五万多平米标准家具生产车间,在老挝,缅甸,均有原木基地,在职员工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余名,一万多平米的工厂超大展览厅,展示数百种红木家具款式,全国大中城市一百多个销售网点。董事长汤赛龙先生携全体员工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经销商,同行朋友光临公司指导,洽谈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