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艺娇零度往上
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疫情这三年来“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某些时候的城市日常恐无法为继。他们也是社会分工日渐细化下,维持城市生活运转很重要的一环。分工越细,越需要联结,快递小哥是城市众多联结机制之一。
▲阿程把车停在美食城门口。
总策划
何兰生
监制
杨志华
白锋哲
张凤云
文
陈艺娇
编辑
颜旭
美编
刘念
出品
农民日报社
11月22日,早上6点半左右,美团外卖骑手阿程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8点准时出门。这天是农历节气里的小雪。他看了一眼当日的天气情况:2-12摄氏度,大雾预警。
开始跑外卖之后,阿程的生活总是被自己安排得准时准点,像个从不懒怠的时钟:早8点到10点是送餐高峰,要“一刻不停地跑单”,基本不吃早饭;到了下午两点可以歇口气,用15分钟在速食店吃个午餐;4点左右,是做核酸检测的时间;晚上10点半收工,在家附近的外卖档口买个汉堡回去,一天正式结束。
这天11点多,阿程回到租住的地方,才发现村口拉起了围栏。“人家就说是临时管控,也没说封到什么时候。”门口逡巡了一会儿,几乎没怎么犹豫,阿程骑车离开了住处,想着先找个地方睡,明天再看看情况。
一天之后,另一个美团骑手杨先生的一篇“求助信”刷爆朋友圈。因为小区封闭管理,15名骑手“流浪在外近3天”。“大家有的在站点住,有的合租便宜的旅馆,但更多的就睡在写字楼的大厦、餐馆等地方。”想通过求助的方式,找到价格可以接受的栖身之所。
今年11月份的北京,寒冬来得似乎比往年更凛冽。新冠疫情突然加剧的形势,让这个城市多了一批“不回家的人”。外卖骑手、快递员、滴滴司机……与普通人被动隔离和封控的情况不同,他们主动选择留在风险区外,“不想被封控,是不想失去唯一的收入来源”。
01
住在北京的“村儿里”
离开以后,阿程找到了附近美食城的一个地下通道,用车上的披风铺在地上躺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左右,有商户打开了楼道的灯,刺眼的光线和搬东西的响动吵醒了他。在将就睡下3个多小时后,属于外卖骑手时钟般准确的一天又开始了。
▲阿程睡觉的地方。
阿程租住的地方位于北京东五环外朝阳区黄杉木店路的一个平房区,属于比较典型的城中村,每每提到住处,阿程都说是“村儿里”。
“它不像单元楼啥的,能精确封。”他说,这次封控是因为“村儿里边查出了7例阳性”,由于住户的生存空间都互有交集,只能挨户筛查风险点。“就说正在排查,查到哪一户有问题,其他地方应该就可以放开了。”
“很多住在单身公寓和城中村的骑手,经常会被封在外边。”饿了么骑手小董说,这些地方本身就居住着很多骑手、外卖员等流动性强的群体,接触风险区的概率相对就比较大。而一旦出现阳性病例,大家就面临着“出去还是回来”的选择。
▲园艺场门口停留的骑手。
“园艺场21号左右就封了,石各庄也封好久了,从上次出现疫情到现在好像就没解。”他说,身边有三五个兄弟已经住在外边了。
24日傍晚时分,顺丰同城的快递员小李把快件送到园艺场门口,被几个穿防护服的防疫工作者告知,要把东西按顺序放在门口桌子上,等着一会儿集中拿到里边的指定位置,里边的人也要到指定位置取。
▲封控社区门口摆放的外卖。
门口围栏旁边的小桌上已经摆满了待取的外卖和快递。有不少骑手聚在一起,一边核对着楼号位置,一边给里边的顾客打电话解释,“现在只有防疫人员可以进。”门口的“大白”不停地向门口问询的人解释:想进去的话要有核酸证明,要测一个抗原,结果都没问题了才能进去。停顿了一下,又给出一个郑重的提醒,“但是进去之后就肯定出不来了。”
同一天的晚6点,在附近跑单的滴滴专车司机耿师傅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在检测点下班之前做完了当天的核酸检测。平台要求司机每天都要检测,才能保证第二天正常接单。由于最近路上的核酸检测点好像都变少了,耿师傅找了好久,在附近的柏林爱乐小区找到了一个。当我问他,怎么不在家里的小区做?他说,“在外边睡了3天了。”
耿师傅家住园艺场,21号早上5点,他早早就起来要送儿子回老家。走到社区门口才看到那边有栏杆给挡上了。“据说是夜里12点就布置了,但是没有通知我们。”焦急的父子俩给门口的工作人员看了火车票,才被勉强放出来。送了儿子,耿师傅决定不回去了。
“晚上不拉活儿了,我就找个地方往路边一停。”耿师傅边说边给我比划着,“就把椅子这么放倒,睡一觉倒是没问题。”早上睡醒,会去附近的公厕简单洗漱一下。
▲小李所住的城中村。
小李家住通州的马驹桥附近,也是一个城中村。到园艺场送件的时候,手机正好收到新的封控消息,他默默把电动车停到一边,开始刷起了住宿软件,屏幕上至不等的数字让他咂舌。“昨天看到一家旅馆多,今天再看就多了。”他说,“一天才挣多少钱啊。”
▲园艺场四周荒凉的环境。
就在我去采访的前一天,小李的社区就传出了要封控的消息,他在邻近的朋友家借住一晚,后来听说朋友家也被封控了。过了一会儿,他的手指停在一个提供上下铺床位的求职公寓,每晚30元。犹豫了没多久,他说,“准备过去看看。”
小董说,如果被封在外边了,骑手一般会在平常跑单的区域里边找能住的酒店。“就是旅馆式的那种。”他说,一天的费用差不多在块钱左右还可以接受。但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大的骑手,特别是从农村来的,有可能会在街上凑合一下。
02
各有各的压力
在外“流浪”的3天里,耿师傅看到许多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说起有的快递员晚上直接睡在自己三轮车的小箱子里,耿师傅心里有点难受,“我好歹有辆车,唉,谁能想到。”
干专车司机,一天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停摆一天受的损失也不少,而且耿师傅的老伴儿也被封控在家。他说,“如果再过两天还是不解除的话,也就准备回去了,反正这两天路上单子也少。”
93年出生的骑手小董是安徽人,在饿了么做骑手一年多。“准时到达”“服务态度好”是顾客给他最多的标签。平时为人低调的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