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加持下,长城汽车如何赢得新能

随着商业竞争日渐激烈,企业之间的博弈已经逐渐演变成生态圈之战。

苹果、华为、腾讯等行业龙头,都在尝试通过打造一个良性的生态圈,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

汽车行业亦是如此,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终局之战已打响,而这场战役,将会围绕生态展开。

“缺芯少电”的危机,给汽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传统主机厂敲响了警钟:

只有避免过度依赖供应商,将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不容易陷入困局,而掌握核心技术,合理布局产业链,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态才能走得更远,立于不败之地。

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就是这么一套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生态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长城这套森林生态究竟是什么,胜算又有几何呢?

全面布局

防御值点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成片的森林,却拥有阻挡风暴侵袭的力量。

同样,在长城森林生态下,产业布局融汇贯通,各个节点资源高效整合,从而形成强大稳定的内部协同机制,相当于把防御值点满。

内部高效打通,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在遇到供应链风险时,又能共同抵御外部危机。

关键技术全面可控避免被“卡脖子”,支撑企业在风谲云诡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坚定前行。

想要种出一个森林,自然少不了各种树苗,对于车企来说整车部分是生态的核心。

深耕品类创新的长城汽车,旗下各品牌拥有不同定位,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同一棵棵树,共同组成茂盛的森林。

包括哈弗、欧拉、魏牌、长城炮、坦克、沙龙在内,都有着极具个性化的定位,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有对应的选择。

而在精准的市场定位下,各品牌多点开花。

主打“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的欧拉,俘获了一众女车主芳心。

潮玩越野SUV品牌——坦克,独立仅仅一年,累计销量就已经突破10万,占据中国硬派越野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得益于森林生态的赋能,长城旗下的品牌实现了快速品类创新,进而提高应对市场端、用户端变化的防御能力。如同众多良木,撑起了森林生态的骨架。

当然,光有骨架还不够,还需要土壤和阳光的滋养,才能巩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新能源、智能化相关技术产业布局,才是抗击风险的关键。

在新能源及动力领域,长城汽车布局了磷酸铁锂、无钴、三元、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规划了经济性、长续航、高性能三种解决方案,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从参股澳洲锂矿,到独立蜂巢能源,长城已经构筑了贯穿电动汽车产业上下游的技术体系,并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脱离长城独立运营四年后,蜂巢能源已经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前十。

目前已经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宁王”之后,又一家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动力电池企业。

在混合动力领域,长城汽车自主研发、打造的全球先进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全面赋能旗下混动车型,实现快速应用落地。

氢燃料动力则是长城汽车又一项创新尝试,目前已完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是国内唯一完成该项布局的整车企业。

长城汽车在混动、纯电、氢能全路线并进,不仅为不同的场景带来了更为契合的方案,也在新能源为主的未来占据绝对赢面。

▲魏牌摩卡DHT-PHEV

如果说电动化为智能化提供了一个最佳载体,那智能化决定了电动化体验的上限。

汽车早已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而是超级移动智能终端,比拼的项目不再是“马力”而是“算力”。

在智能化领域,长城汽车孵化出了智能驾驶明星公司——毫末智行。

作为自动驾驶赛道的独角兽,毫末智行率先实现了城市域辅助驾驶产品的规模化落地,推动了国内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进程。

此外,嘉峪智能、诺博科技,主要围绕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先进技术领域开展布局,为智能化的竞争打下基础。

长城汽车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并且大部分核心供应链高度自主,在技术储备、研发等方面,拥有完整健康的组织生态。

技术上的长远规划,让长城汽车真正掌握了行业核心技术,占据产业变革高点。

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则如同森林中的土壤,不仅为旗下各大品牌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也带来了超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让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体系更加稳定和牢固。

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都感受到“缺芯少电”对生产的影响,有行业高管调侃车企就是给电池厂在打工。

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长城依然保持着18.38%的毛利水平,在行业处于领先位置,没过多受到缺电潮影响,足以展示森林生态的强大防御力。

共创共享才能共赢

当然,光有防御力只能被动挨打,苦练内功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撑起一片天地。

产品、产业、技术布局每个品牌都可以做到,但让这些布局融合发展,最终形成1+1>2的效果,才是长城汽车赢下终局之战的关键。

首先,高效协同大大提升了长城汽车的企业发展效率。

在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中,无论是业务板块,还是各级子公司之间,都是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

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组织壁垒,形成强大而稳定的内部协同机制,利用森林生态的循环发展优势赋能整车,通过共创、共享,最终实现共赢。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长城汽车技术的应用不是孤立在某一个品牌,而是在多个品牌之间资源共享,实现共同进步,柠檬混动DH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无论是续航能力还是动力体验,柠檬混动DHT都赋予了长城汽车旗下产品近乎于纯电动车的出行体验,同时又兼顾了燃油车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如今,柠檬混动DHT在各个子品牌车型上开始应用,不仅搭载于高端的魏牌全系车型,还投放在第三代哈弗H6DHT-PHEV上,售价仅16万左右。

要知道,技术相对落后一些的增程式混动车型价格也要动辄30万元以上,这个价格杀伤力十足。

不得不说,技术反哺大大提升了长城旗下产品的竞争力,真正做到了高效、高质的进化成长。

▲第三代哈弗H6DHT-PHEV

不仅如此,打造生态体系也能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

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产业布局上的每个节点,除在生态体系内部发挥重要作用之外,也能够“独当一面”。

通过主动参与外部竞争,反哺生态系统,这是国内其他车企所不具备的特质。

以蜂巢易创为例,作为国内少数完全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

蜂巢易创不仅为长城旗下品牌提供动力系统,同时也收获了多家汽车企业的订单,为外部汽车品牌开发新的产品,创造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也得益于如此良性的循环机制,让长城汽车具备了强大的产业孵化与培育能力,为未来价值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蜂巢易创3.0T+9AT超级动力总成

汽车终局之战

长城占尽先机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在汽车行业的终局之战中,长城这套森林生态胜算几何?

首先从短期来看,在智能化和低碳化上的自研自产,让长城汽车真正做到“掌握核心科技”。

产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和混动等核心竞争环节,具备了自产自供且技术领先的能力。技术上自主可控,带来超强抗风险能力,这也是长城在本土车企中底气十足的原因。

而从长远来看,高效的内部协同,大大提升企业发展效率。同时,生态中的企业还能通过主动参与外部竞争,创造超额效益,不断滋养促进其自身与生态体系的进化成长。

如此良性的循环机制,让长城汽车具备了强大的产业孵化与培育能力,为未来价值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正是得益于前瞻性的布局,再加上森林生态体系根深叶茂,汽车行业即将到来的终局之战,长城汽车有充足的把握占得先机、百战百胜。

毫无疑问,未来世界级头部车企的席位,早已是长城的囊中之物。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nyecn.com/szmjb/20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